碧霞苑情 慈光普照
日期: 2020/06/22 来源:    浏览量:

碧霞元君是中国明清时期道教的重要女神,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坐镇泰山,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


  碧霞元君的来历:

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说为华山玉女。但—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据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一说为汉代民女石玉叶,凭灵泰岱。据《玉女卷》称: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生性聪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山顶故有池,名玉女池;旁为玉女石像。可见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时殿堂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涣剥蚀,玉女也沦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内。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强化玉女的道神色彩。明朝时,将昭真祠又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赐号“碧霞元君”。元君庙在泰山上下有很多座,山顶的碧霞祠为主庙,山下的遥参亭红门宫灵应宫都是元君行宫。此外,泰山周围遍布很多小的元君庙岱庙遥参亭内自明以来一直供奉碧霞元君,民间把遥参亭称为泰山第一行宫。现遥参亭正殿内仍奉祀碧霞元君,东西配殿分祀眼光娘娘及送子娘娘。

  碧霞元君诞辰:

一说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一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是时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庙观均要举行隆重的庆典。

碧霞元君生于“四月十八日”,此说由来已久,源头甚长。最早的载录见于明代中期出现的宝卷《玉女卷》。由于宝卷作为一种讲唱文学样式,宣于妇孺,传布尤广,此说遂不胫而走,流为丹青,载入经籍,成为世俗公认的“娘娘圣诞”。

延至清代中叶,“四月十八日”为元君圣诞说,被清政府正式认可,列为宫廷定制。至康熙一朝,以康熙帝登岱致礼碧霞宫,赐匾“坤元叶应”为标志,宣示了清廷对元君崇祀的认同。

  碧霞元君的传说:


 

碧霞元君智取泰山

当年老佛爷驾着云头,寻找天下的胜地名山,作为栖息之地。走到现在山东省地方,看见那气象伟大,风景绝佳的泰山,老佛爷心中大喜,以为这样的地方再不占据,还占据什么地方呢!于是拿出了木鱼一只,埋在绝顶上面,作为占据该的标志。

那时节,碧霞元君——后人所称泰山老母——也正驾着云头寻找天下的名山胜地,恰巧也寻找了这座泰山。她自然也是很喜欢这座山的。于是就拿出一双绣鞋,也向这山的绝顶埋去,做占据该山的标志。但是,当她埋这绣鞋的时候,她发现早已埋好的一只木鱼,知道这山早已有人占据了,她急则生智,赶快把木鱼拿出,把绣鞋放在下面,把木鱼放在上面,重复把它们用碎石盖好。

后来老佛爷同碧霞元君在这山上会面了。佛爷说,“谁的标志在底下就是谁占据这山最早,自然这山就得归谁所有。”这样泰山当然应归碧霞元君所有了。

平顶徂徕山

泰山老奶奶从天上来到泰山,因为她心地善良,老百姓都很尊敬她,就在这时候,张果老骑着驴来到了泰山,盘算着占领泰山,泰山老奶奶哪里肯依?在天南门和张果老讲理。张果老胡搅蛮缠,要赶泰山奶奶下山。他还发恨:要是不让出泰山,就使他的驴驮上泰山扔到东海里。这个事传到了王灵官那里,他从天上来到泰山,正碰上张果老大耍无赖,他的驴像发了疯一样,乱踢乱啃松柏花果。王灵官用鞭把在驴腿上轻轻一敲,驴腿立时就瘸了;又大喝一声:“张果老滚下山去!”张果老看事不妙,牵着瘸驴下了山。泰山奶奶把王灵官留在身边,封成了镇邪保驾官。

张果老没捞着占领泰山,又受了一顿窝囊气,倒骑着驴上了西天。他把西天边上一座悬崖高耸的大山搬上驴背,放在泰山的东南方,就是现在的徂徕山。因为是用驴驮来的,那时候叫“驮来山”。徂徕山和泰山相隔四五十里,两山相对,比泰山还高一头。张果老心想:就让这座山压过你的泰山。

徂徕山的山洞里,原来就有两大魔王和许许多多的小妖怪。张果老用驴驮山时,连这些妖怪也一块驮来了。这伙妖怪一来到泰安,天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胆。

泰山奶奶知道了此事就命王灵官一天找九天仙女想办法。王灵官上天后,与九天仙女一商量,决计帮助俩姊妹逃出魔掌。还她命王灵官去把徂徕山给平了,避免妖怪再伤害百姓。王灵官火气冲天,问清了妖魔所在位置,只见他脚一跺,他的个子顿时长得比泰山还高,提起九节连环鞭,晃了三晃,连环鞭一下子变得又粗又长,向空中一甩,立刻狂风尖叫,赶云如飞,往回一拽,只听“轰隆隆隆”一阵沉雷,徂徕山被拦腰斩断,大小妖怪也化为了灰烬。从此,徂徕山就变成了平顶的了。

碧霞元君游徂徕

碧霞元君虽然选中了泰山,但她很留恋徂徕山巍峨秀丽的风光,就把徂徕山划为自己的游览之地。 徂徕山神见碧霞元君选中了泰山,自己这座“山神庙”就无人再争了,本来他就对元君感激不尽,得知她每年还要至此游玩,更觉得大神赏脸,特别高兴。因此,山神决定重新安排徂徕山的山山水水,让碧霞元君游个痛快,玩个尽兴。

这年三月初,元君要到徂徕山来生日庆寿。山神带领全山差使,从徂徕山下,列队到了汶河南岸,夹道欢迎碧霞元君的到来。

碧霞元君游山归回行宫,天近傍晚,正巧看见了“徂徕夕照”盛景。

  碧霞元君咒:

1.天母运合,玉阙真仙。金莲发苞,御制熊然。孟夏十八,化现母前。修真合道,受命天仙。敕封玉女,护世威严。

2.神兵侍卫,鬼官俟宣。诛锄奸盗,扶危济险。平治水火,降福消愆。清宁宇宙,仁慈而怜。从善者奉,逆我者亶。

3.人间祀仰,天地齐年。何灾不灭,何福不迁。遵承帝命,永劫绵绵。包含岱岳,玄之又玄。急急如律令。

  碧霞元君信仰:

碧霞元君信仰产生于泰山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悠久的文化传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历代帝王封禅祭告等宗教政治活动都赋予碧霞元君信仰以显明的特色。

主生思想与神仙信仰结合再加上妇女问题和生育观念,最终于唐宋时期形成了道教碧霞元君信仰。

泰山主生死,是泰山信仰区别于其它山岳崇拜最显著的特色。碧霞元君继承和发扬了泰山主生思想,从泰山信仰的思想根源来看,元君信仰在泰山信仰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信徒以之为奉神,祷之即应。在民间广为流行宣扬叙述泰山娘娘灵迹的《泰山娘娘宝卷》,道教也奉为教门经籍,纳入道书之列。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明清时,由于碧霞元君影响日益扩大,祀元君的庙宇也从泰山扩展到全国各地,每日里香火旺盛,对其的信仰遍及大半个中国。人们对碧霞元君尊崇倍至的原因有两条:首先,与元君的职司分不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碑》记载:“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由此可知,碧霞元君在民众的心理层面上简直是有求必应,无所不能。其次,碧霞元君作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的女神,更是让劳苦大众倍觉亲切,从而愈加信赖她,一跃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慈母、圣母。


碧霞元君在民众心目中更为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这种信仰至今仍很兴旺,人们仍不辞劳苦登上泰山绝顶,许愿还愿,向其祈祷,香火不断。碧霞元君的圣诞是时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庙观均要举行隆重的庆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