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汶景区深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日期: 2022/12/28 来源:    浏览量: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要求,徂汶景区坚持法治思维和政策标准,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俯下身子攻坚克难,积极为企业、项目和群众做好“店小二”。结合工作实际,简要总结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进一步谋划2023年工作重点。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已实现“全程网办”。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添加“徂汶景区”的基础上,已实现企业登记事项业务政务服务平台提报办理,争取尽快落实徂汶景区、乡镇和村级政务服务事项,尽早融入全国“一张网”全域通办政务服务体系。

(二)已实现企业开办全程“零成本”“零见面”。免费刻章、免费邮寄、免费提供政策包,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企业开办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自助设备 “自助办”、各类便民服务中心“就近帮代办”。由于政务服务大厅正在完善中,社保、公积金、涉税等业务我区暂未承接到位,基本设备设施未配备齐全,市场准入暂时只具备工商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登记设立业务。

(三)企业登记智能化办理水平逐步提升。现阶段已将“一窗通”系统与电子地图系统对接,市场主体住所区位点选、门牌号码与房屋信息录入相结合,提高住所信息的录入效率和真实性。未实现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设立登记,提高信息自动识别和智能筛查精准度,减少人工干预,实现“即报即得”。

(四)已实现电子证照在企业办理、食品许可全面应用。电子印章与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营业执照办理、印章刻制、企业开办涉及事项,全面应用“电子两证”(居民身份证电子信息、电子营业执照),未实现申请人扫描证件二维码或录入代码信息,即可通过全省电子证照库调取相关信息,无需人工核验,取代纸质证照证明材料。政务服务大厅服务保障逐步完善。

(五)已实现“提前一步介入”的前置咨询预审服务机制。根据需要建立项目清单,主动靠上服务,联系建设单位对接项目情况,开通“绿色通道”,从项目前期准备到落地运行,全程参与,主动谋划,配合服务,抓好技术保障,运用好专业技术团队和专家的力量,指导建设单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明确提出环境管理要求,优化选址选线、生产工艺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措施,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力争把生态环境隐患解决在前端,切实保障项目落地提速。

(六)强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工作。抓好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企业绿色规范运营意识,企业交流微信群发送、送政策入企业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向辖区企业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在建设单位取得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意见的同时,向建设单位发放《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明白纸》,督促企业做好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工作。

(七)优化服务制度健全服务外企机制。一是已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机制,健全外商投诉方式、明确投诉处理工作时限、制定投诉工作指南,切实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外商投资服务大使制度,深入外商投资企业,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周期贴心服务;对企业反映问题及时处理,帮助企业了解区内相关政策法规。三是实现“容缺受理”、环境影响登记表“代办服务”,第一时间解决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联系银行及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外资公司开设及外管账户的开设工作,外资到位后,及时提报到账材料至市局进行纳统。

二、工作亮点

(一)定制帮办代办服务专员。以泰安二期蓄能电站、国健医养健康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为突破,采取审批服务包保责任制,明确专人跟进服务,及时做好所需事项的办理,同时做好相关业务的服务指导,尤其对于辖区内“绿卡”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安排帮办代办专员常驻项目,对接市“绿卡”专班,做好“绿卡”项目调度工作和业务办理工作,确保“绿卡”项目要素得到有效保障。

(二)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一线,以服务更便捷为主要导向,从企业实际情况入手,在探索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的基础上,推行多部门联合指导,在接到公司的申请后,“徂汶小美帮代办”联合业务主管部门到现场指导、现场审批,对现场情况进行讨论,形成整改意见,将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次性告知,并提出相应整改建议助力审批服务提升。

(三)重视舆情问题防范。高度重视网络平台、12345等媒体平台的群众意见和投诉,在坚持内部日常优化提高的基础上,建立问题隐患处置预防机制,先后多次组织多人参加市行政审批局举办的舆情处置专题会议和专家讲座,借鉴区外审批服务问题整改的经验和教训,始终绷紧问题防范这根弦,结合实际举一反三,保持12345、电视问政、微信、微博、论坛、抖音等各类媒体平台实质性投诉为零。

三、存在问题

(一)审批事项落实问题。审批事项未承接到位,致使无法利用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办理业务,“一网通办”、“一业一证”、“拿地即开工”等事项无法开展,不能形成闭环审批。经过多次与市政府办公室审改科汇报沟通,要求必须闭环承接,梳理汇总形成798项(行政许可、行政许可关联及行政处罚)权责事项清单,年初已上报市审改科,等待领导批复。

(二)业务平台账号问题。项目立项、非企组织登记、卫生机构等业务账号未落实到位,导致项目立项不及时、审批环节增加、部分业务无法办理或受阻,虽然未产生此类投诉,但是企业反映强烈,需要在事项承接的基础上尽早落实。

(三)人员力量薄弱问题。管委会招聘14名大学生到行政审批服务部工作,团队创新理念丰富但无工作经验、更无审批经历,随着审批服务日常工作量的增加,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后台审批人员不到位,对当前审批服务工作效率提升已造成不利影响。审批服务部现有20人(在岗17人):正式在编人员2人;借调人员4人;购买服务人员14人(3人外借,1人在蓄能电站二期指挥部、2人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借调人员4人中,2人调整时人力资源部要求按照正式人员进行使用,身份档案还在原单位,对于日常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影响,需要尽快落实。

(四)政务服务考核问题。虽然2022年度市委、市政府取消了对徂汶景区的考核,但政务服务依然是省级对市级的重要考核内容,市级政务服务考核指标由市审批局承担,审批服务部对口市审批局,“一次办好”、“无证明”、“市场准入”等考核内容点多面广,日常要求落实的相关工作非常繁杂。我区在服务环节方面存在严重短板弱项,存在给市级造成减分或负面影响的隐患。另一方面,2022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确定经济目标为新登记市场主体1631家,其中新登记企业306家,截至目前,实际新登记市场主体为914家,其中新登记企业206家,距离本年度目标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体制机制不完善。各部门对外相关事项未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相关窗口,“一门一窗一次”暂未实现。行政审批服务部现在办理的47项事项已完成“一门一窗一次”办好的规定,但全区项目、企业网上办理的部分事项因事项未承接到位,没有审批账号,各部门对外事项窗口未入驻,不能实现“一门一窗一次”办好。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注重学习提升,强化理论素养。始终将法规政策培训、业务知识学习和服务理念提升摆在首位,采用专家授课、进驻区外业务窗口、AB岗轮训、你帮我带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持之以恒强抓学习不放松,建立法规政策、业务服务常态化学习机制,以上率下自我加压,不断推进全员政治素养、法制素养、政策素养、服务素养的综合提升,打造一支政治靠得住、专业叫得响、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服务队伍,

(二)规范窗口布局完善审批流程。坚持“多岗融合、集约高效”的服务原则,完善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服务布局,全面落实无差别“一窗受理”,妥善解决好审批事项多头跑、来回跑等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所有窗口定岗、定责办理业务,窗口入驻人员需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协调解决国家、省、市“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爱山东APP、泰好办终端等业务系统“徂汶景区”官方入口问题,尽早实现审批业务“一网通办”,审批服务“一门一网一窗一次”办好。

(三)健全保障机制。健全完善“帮办代办、市场准入、项目建设、一网通办、信息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审批服务规范提升保驾护航。建立审批业务相关部室(单位)政策信息共享机制,充分考虑森林耕地、河湖水库、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等红线要素,紧密结合我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制订公司设立、项目立项等审批服务规范性文件,加速市场准入,加快项目审批,为我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力。积极营造与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快速审批服务环境。

(四)强化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区、乡镇(片区)、村(社区)多级融通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大力开展审批便民服务“进村入社区”活动,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向基层延伸。结合国务院政务服务要求,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例如:办事指南“白话版”、办事指南视频版、图文版“白话办事指南”,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填就对、一次办好。在个体工商户闪办基础上,采取“事项下放”、“窗口前移”等方式,继续扩大通办事项范围和数量,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不断增强办事群众的便捷度和获得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五)优化惠企政策。开展从项目洽谈、审查、签约、开工、投产、运营全流程跟进服务,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让投资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以“一站式”服务体系为基础,持续深入加强与落地外商投资企业的合作。持续深入推行外商投资服务大使制度,有效实施外资企业投诉机制。

徂汶景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创新服务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服务举措,让服务“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各方力量,攻坚克难,进一步推动审批业务的流程化、规范化、效率化,促进我区快速健康发展,着力营造“标准高、审批少、速度快、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