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书院 儒经颂道
日期: 2020/06/22 来源:    浏览量:

南宋宰相范成大《骖鸾录》首举徂徕书院,在历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代四大书院之说:“诸郡未命教时,天下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说法,即起源于此。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在古代,徂徕书院,曾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徂徕书院:徂徕山

徂徕山在泰山东南侧,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诗经·鲁颂》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的吟咏,也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赞美,唐朝大诗人李白曾隐居于此。早在2000多年以前,泰山与徂徕山的美名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徂徕山最高峰太平顶与泰山玉皇顶遥相对峙,故有“泰山徂徕”相提并论的说法。

宋景祐四年(1037年),北宋著名学者孙复(996年-1057年)在泰山岱庙东南隅建信道堂,后移至泰山脚下,定名泰山书院。

宋宝元元年(1038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徂徕山人、北宋著名学者石介(1005年—1045年)在家乡服丧期间,在徂徕山长春岭创建徂徕书院。就像玉皇顶与太平顶双峰并立那样,泰山书院与徂徕书院也相邻而建,互映生辉,让一域文化华彩流溢而传之久远。

徂徕书院创始人:石介

石介,1005年生于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他性格耿直刚烈,嫉恶如仇,敢言直谏、毫无顾忌。后因父母相继谢世,守丧在家,当时,外族入侵,西北边疆烽火四起,石介身居徂徕,心忧天下,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忧虑的心情,就在此时他创办了徂徕书院,传授自己的治国之道。 石介的文学成就对后人影响很大,欧阳修、苏轼、刘概都对他甚为赞扬。 他的友人欧阳修赋诗称颂:“徂徕鲁东山,石子居山阿。鲁人之所瞻,子与山嵯峨”。

石介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他在《根本策》一文中说:“国家就是百姓,有百姓就有天下,否则天下就名存实亡。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重视百姓,因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徂徕书院遗址

徂徕书院选址于攒石崮,地势陡拔峻峭,周围独秀峰、车辙山、崆崆山等,姿态各异,争奇斗险。西部平旷,著名的“徂徕夕照”,令人心驰。南靠竹溪,“竹溪六逸”隐于此。北望泰山,山势飘渺,犹如蜃楼。极目四望,怎一个“旷”字了得,心胸跟着开阔的无边。据说徂徕书院也曾楼阁高耸,金碧辉映,株高院大,可谓灵山秀水。

徂徕书院的影响:

山东徂徕书院,开启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流动着儒家文化的风骨,它在齐鲁文化中,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有这些,不仅对于中国古代书院史的考察,而且对于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泰山徂徕书院也成为泰山文化史上富有理性光辉的篇章。徂徕书院的创始人以儒家理学精神为先导,培养了一批富有成就的人才,树立了一代严谨学风,书院一时门生弟子云集。

儒经颂道:

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他极力鼓吹儒家正统思想。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为现实服务,极力抨击宋初浮华的文风,指责杨亿的西昆体是“蠹伤圣人之道” ,促进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发展,,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流动着儒家文化的风骨,它在徂徕山文化中占重要的一席之地。 所有这些,不仅对于中国古代书院史的考察,而且对于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徂徕书院也成为泰山文化史上富有理性光辉的篇章。石介从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和华夏文化出发,指斥佛、老为夷狄之教,不能和儒学相混淆。

另外,石介几乎言必称“道”,“尧舜汤文武之道”排列出了一个比韩愈要详尽得多的儒家“道统”的名单,其中包括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唐尧、虞舜、夏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些“圣人”以及孟轲、扬雄、王通、韩愈这些“贤人”。即“三才九畴五常之道”。在石介看来,所谓父道、君道、天道是一致的,石介把父子之道、君臣之道纳入到了天道之中,使道统和君统相结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程朱理学影响深远。道统思想是儒家对抗佛、道的重要依据,也是吸取二氏理论成份确立“道学”地位的奥妙所在。标志着由笺注到义理的过渡,从而完成了思辨体系的建立,为宋代理学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