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周敬王三十六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全歼十万齐军。
公元前489年,吴国进攻陈国,次年攻鲁。公元前484年,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联合鲁国进攻齐国,公元前489年5月27日,双方展开大战,大败齐军。吴俘获齐中军将国书及大夫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等,并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此为“艾陵之战”。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战争情况
战争前情:
吴国为称霸中原,于三十五年联合鲁、邾、郯国军队攻打齐国,并派舟师自海上攻齐,被齐军击败。次年春,齐为报复诸侯攻齐之役,派兵攻鲁,被鲁军击败。五月,吴王夫差闻齐军攻鲁,率吴军会同鲁军以击之,攻克博(今山东泰安东南),进驻赢(今山东莱芜西北),旋与齐军主力在艾陵展开决战。
进攻路线:
《东周列国志》载:“齐将国书,屯兵汶上,闻吴鲁连兵来伐,聚集诸将商议迎战。”“陈逆日:‘吴军长驱,已过嬴博。”“‘国书传令,拔寨都起,往迎吴军,至于艾陵。”齐军和吴鲁联军的进军路线与其它史书记载和地理特征相符,是可信的。时齐将国书屯兵汶上,此汶上不是今汶上县(古称鲁中都邑),也不是东汶河上游的穆陵关和泉阴的古汶河,而是指泰山的汶河上游及源头以上意,即博城、嬴城、牟子国城、齐长城泰山段各关和淄川区城子庄(汉置莱芜县城,有齐长城,是齐国防御要地)一带。国书伐鲁,听说鲁联吴伐齐,因吴军强大,为缩短军事物资供应线,保卫齐都临淄,留下守博城、嬴城和泰山齐长城各关的部队后,率主力在齐国境内的城子庄并以齐长城为依托迎敌。吴国军队长途跋涉,自吴都(今苏州)北进,岳嬴,“至艾陵西五里寨。”博即今泰安市南15公里的旧县村,古时为博城。嬴即今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古时为嬴城。从吴军的进攻路线年,吴军是经过鲁国曲阜,沿汶水自西而东,连克博嬴,进至艾陵西,向齐将国书所率的齐军主力部队杀来。齐将国书也率主力沿淄水而上至艾陵迎敌。那么,由双方行军路线判断,艾陵北端的今莱城区常庄正是两军必逢之地。开战后,吴军一直打到南博山。其地山涧乃由淄河冲积的狭长平地,适合‘战车作战的条件。《中国史稿地图集》也有同样标注。由此可以看出,战场自吴军克博始,至常庄、南博山一带战胜齐军止,东西长约80公里。
战争经过:
当代作家田茂泉介绍说,此战役的经过是有依据的,《东周列国志》中,就描绘了此战的经过。由于双方兵力各为十万,大体相当,于是吴上、下、右军分别由大夫胥门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挥,与齐军相对列阵。吴王夫差亲自指挥中军,列于吴三军阵后为预备队。齐军由国书率中军,高无邳率上军,宗楼率下军。吴军胥门巢率上军先到艾陵地,齐将国书亦至。公孙近率部迎天军,国书助之,大败胥门巢。时鲁将叔孙州仇率兵会吴,引吴国大军至艾陵西五里下寨。哀公十一年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孙州仇率吴军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茹曹打第三阵,胥门巢率鲁兵三千往来诱敌。自引大军屯子高阜处,相机救援。齐军第一仗胜,吴上军则被齐中军击败,认为有把握战胜吴军,群情激昂,吴将胥门巢率部挑战,齐将公孙挥因昨天曾击败胥门巢,往迎出战。胥门巢见公孙出兵,立即退走。叔孙州仇截住公孙挥厮杀,胥门巢回身助攻。国书派公孙夏出车攻胥,胥门巢又退,公孙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孙夏厮杀,胥门巢又回车助战。恼得高无丕、宗楼一齐出阵。吴军茹曹挺身独战二将,全无怯意。国书见吴兵不退,引全军助战。吴军渐招架不住。吴王在高处看见,命伯引兵一万接迎诸军,亲率精兵三万、分三股反以鸣金为号,从一侧穿插齐军,将齐兵隔绝三处。齐军首尾不能相顾。吴军见夫差亲临指挥,救援胥门巢军,勇气倍增,大败齐军,获齐军革车八百乘。
战争领导人
吴王夫差:
春秋战国时吴国末代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夫差二年(前494),即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又乘胜攻入越都,迫使越王勾践退保会稽山。他不听伍子胥的劝告,与越国讲和。夫差遂率吴军北上,征伐鲁、齐等国。十年,在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又开凿邗沟,连结了长江、淮水,欲争霸中原。十一年,从海上伐齐国,之后又派兵从陆上讨伐齐国,大败齐国。十四年。夫差与晋、鲁等国会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正当吴与晋相争,夺得霸主地位时。因国内空虚,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吴都,大败吴军,并杀死吴太子。夫差匆忙回师,与越议和。此后吴国又屡遭楚、越攻击。二十三年,都城被勾践攻破,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吴王夫差剑
史书记载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为郊战故,公会吴伐齐。”即公元前484年春,齐将国书、高无丕率师至鲁都城郊伐鲁失败。鲁国想联吴军伐齐,报一箭之仇,就说服吴国伐齐。此时,齐军为挽回伐鲁失败的面子,想再伐鲁。吴欲称霸,欲趁鲁联吴之机打击强齐。于是,爆发了一场恶战——艾陵之战。《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吴国为“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齐国为“齐将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双方各用车千乘,各号称十万人马。又载:“五月克博,壬申至于嬴。”“甲戎,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首三千,以献于公。”
《东周列国志》记载与此相同。吴军在5月攻下了博城,哀公十一年5月27日攻克嬴城,至29日进至艾陵地西5-里(约在今苗山镇)。嬴城至苗山20余公里,约1天的路程,吴军在两天多的时同内完全能到达。
艾山奇洞
地形介绍
据《续山东考古录》载:“周鲁蒙邑、齐堂阜邑、艾邑。”《蒙阴文史资料》载:“艾邑,在今新泰、莱芜、沂源等县交界处,因艾山而得名。”《续修莱芜县志》载“杜预谓艾山在牟县东。”“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莱芜东二十里,其东皆曰艾也。”
据当代作家田茂泉介绍说,牟城(牟县城)即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的古牟子国城,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地,古时称艾邑,是牟子国辖地,后是莱芜、新泰、沂源、博山的交界地。现在的钢城区艾山办事处、黄庄乡、寨子乡,沂源县的土门镇、草埠、徐家庄,莱城区苗山镇的常庄一带,博山区的南博山镇以南,当属艾邑辖一地艾百,因有艾山而得名。其地区叫艾山的有两处,一处在钢城区的艾山办事处宋家庄村北。海拔116米,顶有石山寨,山脚东南处有铁矿、冶炼遗址。另一处在沂源县徐家庄乡,海拔约400米。两地均传说古时建城时,忽然一夜间起了一座山,碍于修城而停建,因名碍山。另一说是山岭到处生长着艾草,故名艾山。此地地壳有断裂带,史载汉时山在地震中有所变化,但据较多的史料载为艾,因此应名艾山。由此看来,原牟子国境东有艾山,因地广名艾邑。又因全是低矮丘陵,又名艾陵。
军事点评
当代作家田茂泉点评:一个国家想要获得持久的胜利,它要具备对手所没有的核心竞争力。艾陵之战具有典型的军事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色彩。吴王夫差知己知友,善于用兵,具有清醒的战略头脑,指挥果断,调度有方。他在当时已具有先进的“预备队思想”,属于一种创先。在兵力部署方面,夫差错落有秩,区分为诱敌,接战,预备力量三种,自己直接控制强有力的机动主力部队,显示出高度的军事指挥艺术,完全突破了前人三军正面作战的陈规,把机动主力运用的臻于化境。使得在冷兵器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能全歼10万之众的齐军,而无脱漏。
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艾陵之战具体经过
春秋吴齐艾陵之战:新兴吴国挑战中原传统霸主
春秋后期,僻处东南的吴国崛起,他们学习中原的文化,引进中原人才,再加上自己传统的那般蛮劲与韧力,终于击败强楚,立威于南方,后来又服了近邻越国,兵锋所向,望者披靡。这期间,原来执中原牛耳的老霸主晋国,虽然地广兵多,但内部强宗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国家力量几乎都是卿大夫的私产,诸卿相互争斗,晋国巳经处于瓦解的边缘,怎么可能再有所作为。晋国的衰落使齐国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此时的齐图,虽然卿大夫陈氏的力量也已超过了国君,但它是一枝独秀,没有晋国那种纷争局面,所以尽可以顶着齐君的旗号称霸中原。
已经称霸南方的吴国当然不会局促于东南看着齐国取晋而代之,它也要在中原一显兵威,尝一尝让那些素称文明之邦的诸侯听命的霸主滋味,领略一下接过方伯斧钺,以王命自专征伐的威风 。
齐国毕竟身居中土,近水楼台,向与晋国交好的鲁国开刀,屡兴刀兵,使鲁国土日削,国势日危。面对这种情景,虽然以在野之身,但身为士人领袖的孔子焉能坐视不救? 他派出了能言善辩,多谋多慧的大弟子子贡,前往游说吴国,挑唆齐吴相斗,从而保住鲁国。
子贡来到吴国,迎合吴王夫差争胜好强之心 ,鼓励吴图乘晋国内部分争之际,北上争霸,告诉吴王只要打败了齐国,余者概不为虑。吴王夫差当然乐意从命,但他又担心近邻越国,唯恐越国乘吴国北上会有所动作。子贡遂表示可以面见越王,说服他从吴伐齐。
就这样,子贡又去见越王勾践,对勾践说:“我知道越国一直有报复之心,而吴国也有所觉察,但目前吴国仍很强大,越国空有报复之心而无报复之力,这是很危险的。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吴欲与齐国争霸,越国最好鼓励相助。若吴国败,则实力削弱,若吴国胜,霸心遂不可复止,势必连年征战,空耗国力,也给了越国以可乘之机。勾践闻说十分高兴,当下赐给子贡黄金两镒,宝剑一口,良马二匹,子贡固辞不受。子贡回报吴王,说越王感谢当日不杀之恩,日日栖栖皇皇,闻大王有疑于他,十分恐惧,不日将派使臣来谢罪。
果然,越王派遣大夫文种,带精甲二十付,宝剑一柄,并甲士三千,前来助吴伐齐,这下,吴王夫差下定了北上攻齐争霸的决心,开始全力发动,以倾国之力投入战争准备。
艾陵争锋:
吴王夫差是个说干就干,气魄宏大之人。首先,为了应付供应战争物质,运送军队的方便,他征调民夫,在祁地筑城,屯积物质,并开掘了从邢至淮河的运河,后来又一直开到诉水和济水,绵涎近千里,工程浩大。为修这条运河,几乎耗干了吴国积蓄多年的家底,弄得府库空虚,征发的民夫死伤相望于路,农失其时,田园荒芜。
吴国元老重臣伍子胥见状,出头再三劝阻吴王不要伐齐,空耗国力,要先修内政,再除越国而后再谈中原争霸。但是太宰伯喜极力迎合吴王之意,说只要打败了齐国,就可以称霸天下。结果夫 差反而迫令执反对意见的伍子胥去齐国下问罪之书,战争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公元前484年7月吴国大军十万,通过鲁境进入齐国,拉开了齐吴大战的序幕。齐国元帅国书,屯兵攻上,闻吴军大至,送移师南下。这时齐相陈桓为增强齐军实力,乃派遣其弟陈逆率军前去增援,两下合兵,恰也是十万之众。
田书与陈逆,召集将领,商议抵御吴军之事,陈逆鼓励将领们奋力破敌,以保障国家之安全。并与诸将约定,开战之后,齐军将只鸣进攻之鼓,不敲退兵之金(当时战争习惯是鸣鼓为进攻之号 令,鸣金为收兵之号令)。以示有进无退,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这时,吴军已自鲁境连克城池深入齐境,两军相遇于艾陵。马上就展开了一场厮杀。吴将胥门巢将吴之上军为先锋,刚刚抵到艾陵,正逢齐军先锋公孙挥,两下二话没说,战成一团。齐车以逸待劳养精蓄锐,一旦施展,锐不可当。而吴军俱为蛮勇之士,饱经战阵,却也不以齐军为意,你来我往,一时胜负难分。齐帅国书见状,一股无名之火冲上脑门,下令中军出击,一时鼓声大作,齐军斜刺里杀出,将吴军截为两段,胥门巢抵挡不住,败下阵来。幸而吴车主力杀到,才稳住了阵脚。
初战获胜,齐军上下一片欢腾,以为吴军不足虑,早晚会凯旋。元帅国书居然下令让军士每人备长绳一条,说吴俗断发纹身,我们带上绳子好拴他们的脑袋。
第二天,两军对阵,吴将胥门巢先率三千越军出战,齐将公孙挥随即杀出,胥门巢不战自退,齐军追而不舍。吴上军迎出,抵住公孙挥大战,胥门巢转身回战,两下兵击齐军。齐军统帅国书见状,随即命公孙夏部出来,而战不多时,吴之下军又投入战场,看看齐军渐有怯意,统帅国书遂将全部兵力压上,双方十几万人马在不大的战场上左右盘旋,刀来枪去,只杀得烟尘滚滚,血流成河。吴军眼看要支撑不住了,夫差忙把伯喜的总预备队投入,总算稳住了局面。双方仍旧紧战,此时齐军十万已全部投入战场,而吴军只投入了七万兵力,而且是逐步投入的,后续部队保持着精力和锐气。齐军兵多,但韧劲较差,吴兵虽少,但蛮勇有力,双方鏖战良久,虽说齐军占优势,但也难分胜负,双方士卒都感到有些疲惫了。
正在这时,突闻吴军阵上钲侧齐鸣,金声大作。正在苦苦厮杀的齐军将士都以为吴国在鸣金收兵,总算战出了个结局。大家斗志一下子就懈下来。不料,吴军非但没有收兵,却只见吴王夫差亲率吴国最精锐的三万中军,从战场左侧分三路杀到。原来,吴军与中原战法不同,他们是鸣金进军,所以,听到金声,吴兵不但不退反而大进。吴王这三万精兵蓄锐已久,一朝出动,如山洪迸发,势不可当。本来齐国军队已经全线压上,战得筋疲力尽,又加上鸣金之故,使战心松懈,一时怎挡得住这三万虎狼之师。只见齐军的战旗一面面倒下,战将一员员战死。虽然齐军大部分将士都拼力抵抗,十万大军没有多少人试图脱逃,但毕竟力怯技弱,一点点地被吴军吞噬。当最后一面战旗被吴军砍倒之后,艾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齐国十万大军除少数逃走外,多数被歼,元帅国书也战死沙场。一时甲仗山积,齐军八百革车,全都成为吴军的战利品。
战后,齐国献上大批金帛财物,向吴求和,吴王夫差答应了议和,罢兵回国。从此,在中原无人敢于与之争锋,霸主的地位到手了。可是这场劳师远征却耗干了吴国的国力,给了一直心怀叵测 的越国以可乘之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国没有灭掉齐国,自己却被越国灭掉了。
简评: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论兵力十万对十万,两两相当,论兵谋将略,齐是孙武文母之郭,有兵法传统,而吴是孙武用武之地,自有兵学之余绪。从国家实力而言,齐优于吴,从军队战斗力而言,吴优于齐。艾陵是一场正规的交手战,双方都尽了全力,齐军之失在于不留预备队,过早将兵力全部投入,以至没有后劲。而吴军恰恰相反,把最精锐之师留在最后使用,因而能在最后一搏中大获全胜。
但这场大战吴国赢得并不轻松,一来兴师远征,开掘运河消耗国力远甚于齐;二来艾陵之战,虽歼敌十万,自己损失也在半数左右。虽然大胜,但却无力向齐国发起进一步进攻,遂匆忙接受议和回国了事。后来,越国能灭掉吴国,主要原因在于此战吴国元气大伤。战前子贡与勾践的料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吴亡于越,但实亡于齐。
艾陵之战地址及相关史料记载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鲁国联合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
据《续山东考古录》载:“周鲁蒙邑、齐堂阜邑、艾邑。”《蒙阴文史资料》载:“艾-邑,在今新泰、莱芜、沂源等县交界处,因艾山而得名。”《续修莱芜县志》载“杜预谓艾山在牟县东。”“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莱芜东二十里,其东皆曰艾也。”牟城(牟县城)即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的古牟子国城,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地,古时称艾邑,是牟子国辖地,后是莱芜、新泰、沂源、博山的交界地。现在的钢城区艾山办事处、黄庄乡、寨子乡,沂源县的土门镇、草埠、徐家庄,莱城区苗山镇的常庄一带,博山区的南博山镇以南,当属艾邑辖一地艾百:因有艾山而得名’。其地区叫艾山的有两处,一处在钢城区的艾山办事处宋家庄村北。海拔116米,顶有石山寨,山脚东南处有铁矿、冶炼遗址。另一处在沂源县徐家庄乡,海拔约400米。两地均传-说古时建城时,忽然一夜间起了一座山,碍于修城而停建,因名碍山。另一说是山岭到处生长着艾草,故名艾山。此地地壳有断裂带,史载汉时山在地震中有所变化,但据较多的史料载为艾,因此应名艾山。由此看来,原牟子国境东有艾山,因地广名艾邑。又因全是低矮丘陵,又名艾陵。
《东周列国志》载:“齐将国书,屯兵汶上,闻吴鲁连兵来伐,聚集诸将商议迎战。”“陈逆日:‘吴军长驱,已过赢博。”“国书传令,拔寨都起,往迎吴军,至于艾陵。”齐军和吴鲁联军的进军路线与其它‘史书记载和地理特征相符,是可信的。时齐将国书屯兵汶上,此汶上不是今汶上县(古称鲁中都邑),也不是东汶河上游的穆陵关和泉阴的古汶河,而是指泰山的汶河上游及源头以上意,即博城、赢城、牟子国城、齐长城泰山段各关和淄川区城子庄(汉置莱芜县城,有齐长城,是齐国防御要地)一带。国书伐鲁,听说鲁联吴伐齐,因吴军强大,为缩短军事物资供应线,保卫齐都临淄,留下守博城、赢城和泰山齐长城各关的部队后,率主力在齐国境内的城子庄并以齐长城为依托迎敌。吴国军队长途跋涉,自江苏苏州北上,岳嬴,“至艾陵西五里寨。”博即今泰安市南15公里的旧县村,古时为博城。赢即今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古时为赢城。从吴军的进攻路线年,吴军是经过鲁国曲阜,沿汶水自西而东,连克博赢,进至艾陵西,向齐将国书所率的齐军主力部队杀来。齐将国书也率主力沿淄水而上至艾陵迎敌。那么,由双方行军路线判断,艾陵北端的今莱城区常庄正是两军必逢之地。开战后’,吴军一直打到南博山。其地山涧乃由淄河冲积的狭长平地,适合‘战车作战的条件。《中国史稿地图集》也有同样标注。由此可以看出,战场自吴军克博始,至常庄、南博山一带战胜齐军止,东西长约80公里。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为郊战故,公会吴伐齐。”即公元前484年春;齐将国书、高无丕率师至鲁都城郊伐鲁失败。鲁国想联吴军伐齐,报一箭之仇,就说服吴国伐齐。此时:齐军为挽回伐鲁失败的面子,想再伐鲁。吴欲称霸,欲趁鲁联吴之机打击强齐。于是,爆发了一场恶l战——艾陵之战。《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吴国为“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齐国为“齐将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双方各用车千乘,各号称十万人马。又载:“五月克博。壬申至于赢。”“甲戎,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首三千,以献于公。”《东周列国志》记载与此相同。吴军在5月攻下了博城,5月27日攻克赢城,至29日进至艾陵地西5-里(约在今苗山镇)。赢城至苗山20余公里,约l天的路程,吴军在两天多的时同内完全能到达。《东周列国志》中也大概地描绘了此战的经过。吴军胥门巢率上军先到艾陵地,齐将国书亦至。公孙近率部迎天军,国书助之,大败胥门巢。时鲁将叔孙州仇率兵会吴,引吴国大军至艾陵西五里下寨。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孙州仇率吴军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茹曹打第三阵,胥门巢率鲁兵三千往来诱敌。自引大军屯子高阜处,相机救援。齐军第一仗胜,认为有把握战胜吴军,群情激昂,吴将胥门巢率部挑战,齐将公孙挥因昨天曾击败胥门巢,往迎出战。胥门巢见公孙出兵,立即退走。叔孙州仇截住公孙挥厮杀,胥门巢回身助攻。国书派公孙夏出车攻胥,胥门巢又退,公孙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孙夏厮杀,胥门巢又回车助战。恼得高无丕、宗楼一齐出阵。吴军茹曹挺身独战二将,全无怯意。国书见吴兵不退,引全军助战。吴军渐招架不住。吴王在高处看见,命伯引兵一万接迎诸军,亲率精兵三万、分三股反以鸣金为号,从一侧穿插齐军,将齐兵隔绝三处。齐军首尾不能相顾。吴军见夫差亲临指挥,勇气倍增,获齐军革车八百乘。